重建灾后心理 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企业的长期成功与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紧密相关。一直以来,巴斯夫通过捐款、开展非营利活动、支持创业活动等方式,与相关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以社会影响力导向的社会活动,内容涵盖教育、房屋资助、健康与营养、救灾与防灾减灾、清洁饮水等方面。这类活动的展开不仅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了帮助,也为解决当前及未来的社会挑战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6年,一项针对四川地区儿童教育水平的三年援助项目圆满结束。这是巴斯夫大中华与巴斯夫基金会(设在德国的慈善基金)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灾后援建项目的延续。在此之前,双方已资助联合国人居署完成了一项针对灾区学校的校舍修复和维护工作。

“中国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地区。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很重要。” 巴斯夫基金会国际发展项目专员Ulrike Wilson表示。该援助项目包括一个为期一年的灾后校园社会心理支持项目和一个为期两年的基础教育水平改善项目,由全球性儿童发展组织救助儿童会负责实施。经过了三年的实施,它为当地儿童教育环境的长期改善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张慕尧是救助儿童会的高级保护项目官员,主要负责这一援助项目的实施协调。据她介绍,在灾难发生时,针对受灾人员的紧急心理援助必不可少,这往往受到较高的关注;然而,灾后心理援助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的投入。灾后1-2年,各救援力量陆续撤离,但灾区的心理援助仍有较大需求。根据雅安市教育局以及学校师生的反馈,当地学校在减防灾、社会心理支持方面仍需要很多的持续性的帮助。2013年11月,救助儿童会应势介入,开展了第一阶段的“小学校园社会心理支持与减防灾”项目,主要帮助雅安23所项目学校中的老师提升学生灾后心理支持水平,从而增强两万余名学生的应对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项目也在防灾减灾方面为老师提供系统培训,让他们能在学校中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订并实施减防灾计划。

项目主要通过参与式培训、讲座、讨论和展示等形式展开,在保证受训老师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也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能够开设心理主题班会、展开减防灾演习等独立实践的能力。

save the children 1.jpg
在救助儿童会减灾救灾项目学校,一位学生正在展示“减轻灾害风险”主题黑板报。
DRR.JPG
一所项目学校正在开展消防演习,提高学生在火灾中的自救能力。

项目使得受助学校的灾后心理辅导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一方面,灾后心理辅导得以实施,帮助儿童恢复了基本生活;另一方面,心理教育的长期辅导机制开始形成。

“培训后,项目心理老师能够在所属学校定期展开心理健康相关活动,并逐渐应用诸如心理咨询室等心理辅导辅助设施。同时,他们也能针对学校的其他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培训。这扩大了项目的影响力,也让雅安地区的心理健康教学在更长时间内得以持续进行下去。”雅安市教科所心理健康教研员刘林卉表示,她主要负责雅安地区的相关心理培训的开展,“不少老师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甚至把心理辅导作为自己一个长期发展方向。一位来自宝兴学校的老师就因兴趣增强,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

“这一项目的最大成果在于将社会心理支持发展为一个常规化的课程,并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张慕尧说道,“当学生在平日生活中遇到心理压力问题时,这些教师也能提供相关辅导。”

除了帮助儿童提升应对灾害的处理能力,巴斯夫更关心他们的未来。雅安所在的川西南地区一直存在着教育资源不均、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优秀师资匮乏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灾区儿童的竞争力,2014年11月,第二阶段的基础教育质量改善项目正式启动。

participantary teaching.jpg
将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

救助儿童会在四川省西昌、雅安和眉山三个地级市选择了四所乡镇九年义务制学校,通过提供教学设施设备、开展教师培训和督导、组织教学交流观摩等方式,帮助学校提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学生获取更加优质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杨亮是本次项目学校西昌市螺吉山学校的一名老师,她在2012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学校,教授初中部的语文。由于同时担任了班主任,这位新老师与学生间的小摩擦时有发生。“我想从培训中学习与学生的相处之道,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杨亮说。

培训的一大重点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一方,主动提出问题并吸收知识。

在过去,课堂教学往往以老师讲课此类“上大课”的方式为主,课堂气氛相对沉闷。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小组讨论、情景表演、游戏等参与式方法,课堂气氛变得更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杨亮发现,将性格不同、成绩有差异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非常内向的学生,通过在轻松的氛围中与同龄人讨论,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在班上发言也变得大胆多了;”杨亮说,“而有位曾经十分排斥写作文的同学,经过定期的课堂小组讨论后,他对写作的看法改变了:不再当作一项作业,而是与同学分享有趣故事。于是,他的作文能力慢慢提高,从什么都写不出,进步到能够写300字甚至更长的作文。”

参与式教学不仅带来了新的方法,还有新的教育理念。培训中,项目组邀请了一线教师出身的讲师,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令杨亮收获颇丰。过去,一旦学生不听话,她就会批评甚至请家长。然而,项目却提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这让杨亮开始重新理解她和学生的相处模式。于是,她改变了过往的做法,开始聆听学生的想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改批评为鼓励。她逐渐发现,自己与学生的距离慢慢拉近,师生关系也由紧张转为亲近。

项目希望先进的教学方法在培训结束后也能够在当地得到长期的实施。在后期,教师培训的重点转向了授予老师们培训的技巧,让其将接受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授给其他老师。如今,杨亮在她所在的学校内通过公开课、教研活动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帮助教师们共同提升教学能力。

“教育关乎着儿童的未来,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Ulrike Wilson说,“教师教育理念将对他们的教学行为带来长期的影响。我们将继续支持先进教学理念的推广,改善儿童教育环境,为儿童营造更美好的明天。”

save the children 2.jpg
先进教学理念的推广将改善儿童教育环境,为儿童营造更美好的明天。

巴斯夫基金会(BASF Stiftung)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它依照民法成立,属于相关税务机构认定的非营利组织。该基金会成立于1948年,原名为BASF Jubiläums-Stiftung,经多年的演变后在2012年发展成为巴斯夫基金会。

巴斯夫基金会主要致力于为遭遇各种非个人过错导致困难的人提供帮助,包括巴斯夫欧洲公司及其子公司员工、家人和其他个人以及家庭。巴斯夫基金会一贯积极参与灾难救援和国际开发项目的推广,为长期改善弱势群体、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它在全球范围内已参与了近60个项目。巴斯夫基金会提供的项目及福利的资助主要来自于其本身的收入以及巴斯夫欧洲公司、巴斯夫集团在德国的下属公司及其员工的捐赠。

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1919年始创于英国,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的儿童慈善组织,目前在120多个国家开展工作。

早在1920年黄河水灾的时候,救助儿童会就开始为中国儿童捐款。从上世纪80年代末,救助儿童会开始在中国大陆开展项目,目前已发展成为在中国工作的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拥有100多名员工。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的总部设在北京,并在上海、四川、云南、广州和新疆设有项目办公室,项目工作还覆盖陕西、湖北、贵州、江苏等省份。

救助儿童会关注所有儿童,尤其是弱势和困境儿童。在中国,其工作重点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儿童,特别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以及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在婴幼儿健康、儿童教育和发展、儿童保护、儿童权利治理以及为灾害中的儿童提供紧急救助等方面。该组织通过直接实施项目、开展培训、研究、宣传和倡导等多种方式,改善和提高儿童在各方面的状况。2016年,救助儿童会在中国开展的工作帮助了500,000名儿童和成人,资金总投入1116万美元(约合7745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