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开创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 非金属部件将使用材料解决方案进行设计,以增强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中国上海—— 2025年3月7日——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一项开创性的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包,结合先进材料解决方案设计的非金属组件,以提升轻量化、热安全管理和功能性。

卫蓝新能源负责电芯和电池系统开发。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固态电池制造商,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把我们的设计作为固态电池汽车的示范项目。”

巴斯夫负责为方案设计中非金属部件材料的开发提供专业知识和相关资源。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楼剑锋博士表示:“巴斯夫致力于与我们的学术与商业伙伴携手,在中国共同推动绿色转型。这次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科技的合作提供了独特的机会,使得我们能够深度融入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产业,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变革性进步,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创新方面。”巴斯夫高级副总裁、亚太区特性材料部负责人鲍磊伟(Andy Postlethwaite)补充道:“此次合作是我们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固态电池行业材料创新的战略性飞跃。巴斯夫希望与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新能源共同成为可持续能源转型领军企业。”

巴斯夫目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涵盖动力电池、充电系统、电池储能系统和电驱动等。此外,巴斯夫还在扩大产品组合,以满足下一代固态电池的要求。

作为合作协议的一部分,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将提供学术支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所长胡江平研究员表示:“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BIRC)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已在江苏溧阳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项目。这项协议将推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使其更安全、更高效。”

2024年,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卫蓝新能源共同推出一款概念固态电池包,展示了巴斯夫在轻量化、热管理、安全性能、可持续性表现和功能性方面的多种解决方案。该概念固态电池包首次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亮相。

关于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们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我们的宏伟目标是成为客户首选的化工公司,助力其绿色转型。我们将经济上的成功、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相结合。巴斯夫在全球拥有约 112,000 名员工,为几乎所有国家、所有行业的客户成功作出贡献。我们的业务中,“核心业务”包括化学品、材料、工业解决方案、营养与护理业务领域,“自主业务”包括表面处理技术和农业解决方案业务领域。2024 年巴斯夫全球销售额为 653 亿欧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兰克福(BAS)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美国存托凭证(BASFY)的形式在美国证券市场交易。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www.basf.com

关于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 

通过将可持续发展纳入竞争优势,巴斯夫特性材料业务部引领着塑料行业的转型。凭借对产品的深刻理解,结合材料专业能力和广泛的产品组合,我们是理想的一站式服务供应商。我们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实力,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我们布局全球各地,追求卓越创新,贴近客户,并为本地市场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我们的竞争优势。我们致力于提高汽车、消费品、工业应用和建筑等行业的产品性能和效率。巴斯夫邀请合作伙伴与我们同行#碳索之路,实现更循环、更可持续的未来。2024 年特性材料业务部全球销售额达 68 亿欧元。与我们同行#碳索之路,请关注“巴斯夫特性材料”微信公众号,订阅我们的新闻简报https://plastics-rubber.basf.com/global/en/performance_polymers/plastics-journey-newsletter,或访问网站https://www.performance-materials.basf.com

潘秋月
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以及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开创下一代固态电池包
预览JPG (3.44 MB)
最后更新2025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