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乃创造之母

James Dyson 爵士的发明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极高的国际声望。这位英国工业设计师还一手创立了 James Dyson 基金会以激励下一代工程师。

“全球工程师人才供不应求。”James Dyson 爵士说。他发明的无袋式真空吸尘器和手持式高速干燥机在世界范围内可谓是家喻户晓。1978 年由 Dyson 爵士在英国独自创办的 Dyson 公司,如今产品行销 72 个国家,在全球拥有 1,000 多名工程师。

2015年初,James Dyson 爵士参观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并与Dyson 设计工程学院的学生们讨论了当前的项目。

Dyson 对工程设计充满激情,因而也对工程师的匮乏深感担忧;为此,他于 2002 年成立了 James Dyson 基金会,旨在培养下一代人才。“要满足当前需求,仅在英国每年就要培养 69,000 多名工程师。而实际人数则远远低于这一数字。”他说:“成立基金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希望基金会能够帮助工程行业像其它创意行业一样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截至目前,基金会已累计捐款约 7,020 万欧元(5,000 万英镑)用于支持世界各地的工程、设计和技术教育。这些免费的教育资源为学生们提供了第一手经验,有助于“点燃年轻人对工程设计的激情。” Dyson 说。此外,基金会还每年举办一次 James Dyson 奖评选活动,旨在鼓励学生们设计“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东西”,优胜者可获得 42,000 欧元(30,000 英镑)的奖金用于完成其发明。

“去年国际学生的获奖作品激起了巨大的反响。”Dyson 说。来自英国拉夫堡大学的 James Robert 希望解决每年因为缺乏适当的保育器而造成早产儿大量死亡的问题。 为此,他设计了一款充气式保育器,其性能与价值 42,000 欧元(30,000 英镑)的现代保育系统几乎完全相同,但其生产、测试和运输成本仅为 351 欧元(250 英镑)。“他的作品已经完成了模型设计,目前正在接受实地检测。”Dyson 介绍道:“一年以来,他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只要不断有新的创意,成功只是早晚之事。James Robert非常值得关注。”

全球有超过十分之一的婴儿早产。去年的 Dyson 奖得主设计了一款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充气式保育器,其成本远远低于目前医院所用的普通保育器。

坚韧与时间一样,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James Dyson 基金会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无惧失败——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并将其转化为非凡之物。学生们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制作模型,检查问题,再修改设计。“失败激发创造。作为一名发明家,你必须坚韧不拔,无惧风险。”Dyson 补充道,他花了5年时间才开发出第一个无袋式真空吸尘器,期间制作了 5000 多个模型,“每个模型或是让我离成功更近一步,或是促使我重新思考流程。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但挫折是促成更好发明的催化剂——这也是 如今Dyson 公司的工程师们所秉承的信念。只有在经历挫折、了解问题之后,才能克服它们。”

对于未来的设计师们,James Dyson爵士有何建议?“坚持!”他说:“挫折可以化作前进的动力,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近。务必要迎难而上!中途自然会有艰难险阻。但只有克服它们,才能真正成功!”

James Dyson爵士

观看Dyson 设计工程学院揭幕视频,了解2014年James Dyson 奖获奖者James Roberts的创新发明:

相关内容

创新国度 —— 千条创意让澳大利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