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 1930

19世纪巴斯夫向中国供应的产品是合成染料,而进入20世纪后另一种产品逐渐占主导地位:1924年巴斯夫第一批50吨矿物肥硫酸氨出口至中国。

从18世纪初至19世纪初的头10年期间,中国的人口增长了两倍。为了喂饱超过3.8亿人口,农业可用土地在全国范围扩大,这就需要更多的化肥。

自1904年始,Fritz Haber教授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的研究工作确立了氮氢合成氨的研究基础,1908年巴斯夫委托Carl Bosch进行氨合成的大规模生产,Bosch和他的团队在极短的时间内研制了当时创新的仪器和部件,建立了高压技术的基础。此项新技术后来成为化工行业最重要的合成法之一。世界第一家氨工厂1913年就在路德维希港投入运营。因为有了合成氨技术和随之而来的硝酸合成工艺,巴斯夫开始大规模从事化肥生产。

将矿物肥引入中国的先驱是Paul Wilhelm Wilm,1900年出生,是一位牧师的儿子。1929年春,Wilm在离北京不远的天津接管了华北地区的农业咨询处。

此后直到1937年日本开始侵占华北的这些年,后来被Wilm称为他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