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Home

1990-2014

从 1989~1990 年的政治巨变以及东德和东欧新兴市场的崛起中发现了巨大的增长机遇。公司在联邦德国一个新成立的州收购了施瓦茨海德基地,此外还投资南亚和东亚等高增长市场,并在马来西亚关丹和中国南京修建了一体化基地,以此扩大全球网络。

1990年,Hans Albers(1925 - 1999 年,1983 - 1990 年任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在巴斯夫 125 周年庆典上表示:“只有当我们制定了明确目标,并且愿意推动身边的变化与发展,才能真正打造‘面向未来的化工行业’。 [...]巴斯夫希望通过进军新兴市场,来积极应对增长和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有义务以负责任的行为向社会证明,化学与自然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能够和谐共存。这一点在环境保护方面尤其如此。目前巴斯夫正利用全球专业知识,积极开发创新环保解决方案。”

1990 年,巴斯夫成为第一家受日本通商产业省 (MITI) 之邀建立合作研发企业的外国公司。

巴斯夫收购爱克发-吉华集团磁带业务以扩大产品组合,并对磁性产品业务进行了重组。1991 年,公司将磁带、录像带和磁盘业务整合到了新成立的子公司巴斯夫磁性材料有限公司中。

巴斯夫收购东德尼德劳西茨地区的 Synthesewerk Schwarzheide AG 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巴斯夫施瓦茨海德有限公司,负责聚氨酯基础材料和特种产品的生产。在接下来的 10 年里,巴斯夫先后投资 20 亿马克对基地进行重建、现代化改造和扩建。巴斯夫施瓦茨海德有限公司与其它企业密切合作,参与宣传施瓦茨海德作为商业中心优势的活动。

Natural gas storage facility Rehden
位于德国雷登的天然气贮存设施

Wintershall AG 和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前苏联企业 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订合同,联合销售苏联开采的天然气。合同内容涉及新天然气管道及输送网络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以及天然气在西欧的联合销售等。作为合同的一部分,Wintershall 投资 40 亿马克用于建设 MIDAL(Mitte-Deutschland- Anbindungsleitung,德国中部管线接口)和 STEGAL(Sachsen-Thüringen-Erdgasleitung,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天然气管道)长途管道和位于雷登的天然气存储设施。 

1991年,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建立了新的生态实验室,负责各种物质、产品和废水的生态及环境分析。

煤炭时代的终结:自 1907 年以来一直向巴斯夫供应煤炭的奥古斯都•维多利亚煤矿(位于马尔)被出售给 Ruhrkohle AG。

1992年,巴斯夫在中国的第一座装置在南京建成投产。该装置由巴斯夫负责设计,巴斯夫和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施工,主要生产用于船舶和集装箱生产的不饱和聚酯(UP 树脂)。1996 年,巴斯夫出售了在金陵巴斯夫树脂有限公司的股份。

一座四氢呋喃 (THF) 和聚四氢呋喃 (PolyTHF) 生产装置在日本四日市建成投产。这些产品主要用作塑料和氨纶弹性纤维的起始原料,后者可用于生产优质长袜和休闲服装。

德国统一后,东德碳酸钾行业启动了私有化进程;1993年,巴斯夫子公司 Kali und Salz AG (K+S) 与 Mitteldeutsche Kali AG (MdK) 合并,成立了新的 Kali und Salz GmbH 公司。K+S 持有其中 51% 的股份,其余部分由Treuhand government privatization holding(政府信托私有化控股公司)持有。此次并购使公司跟上了整个德国碳酸钾行业的优化和结构重组步伐。在进一步优化产品组合的过程中,巴斯夫于 90 年代末出售了 Kali und Salz GmbH 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并于 2011 年出售了最后 10% 的股份。

公司根据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设立了“巴斯夫创新奖”,旨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和表彰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1993 年,谷物杀菌剂欧博® (Opus)和 Paliocrom® 效果颜料的开发人员获得首届创新奖。

1994年,巴斯夫安特卫普基地的蒸汽裂解装置建成投产。项目投资 13 亿马克,当时是公司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装置进一步完善了巴斯夫的生产一体化,确保了石化原料的稳定供应。

Steam cracker in Antwerp
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的蒸汽裂解装置

1995 年,位于墨西哥阿尔塔米拉的巴斯夫生产基地建成投产。该基地位于北美自由贸易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主要生产分散体、过程化学品、Styropor® 和染料。

Jürgen Strube (出生于 1939 年,1990 - 2003 年担任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在 1996 年年会上表示:“巴斯夫在亚洲的增长最为强劲,因为这里的整体经济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我们希望抓住这一机遇,跻身于一流企业之列。客户同样如此,他们也在积极拓展在中国、韩国和印度的业务网络。这不仅为巴斯夫快速进军亚太市场、巩固领先优势创造了机遇,也体现了我们对同样致力于开发亚洲业务的客户的承诺。”

巴斯夫计划与马来西亚国有企业 PETRONAS(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关丹建立全球最大的丙烯酸单体生产装置。同时,新装置也为关丹的一体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巴斯夫收购 Sandoz AG 全球作物除草剂业务的一部分,进一步增强了作物保护业务。此举提高了巴斯夫作物保护产品在全球,特别是北美地区的销售额。

霜霉病防治取得重大进展:在经过 13 年的深入研发之后,防霜霉病杀菌剂 Brio 正式上市,它标志着嗜球果伞素这种全新杀菌剂活性成分的研究实现了突破。

Innovative fungicide
创新的杀菌剂

1997 年,巴斯夫和赫斯特创建了合资企业 Targor,以整合两家公司的聚丙烯业务。该公司总部位于德国美因兹,在德国、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拥有生产基地。

一座热电联合 (CHP) 装置在巴斯夫路德维希港基地投入运营。该装置可同时生产蒸汽和电力,能源利用效率高达 90%。得益于这些燃气和蒸汽涡轮机,2013 年,巴斯夫 70% 的电力需求实现了自给自足。

总部设在韩国的 KOHAP 集团收购了巴斯夫全球磁带业务。

1998 年,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巴斯夫公司和总部位于达拉斯的 FINA Inc. 开始在德克萨斯州亚瑟港修建全球最大的石脑油蒸汽裂解装置。该装置位于 FINA 精炼生产基地内,由巴斯夫负责运营。2001 年 12 月投产后,该装置主要通过管道为位于德克萨斯州自由港和路易斯安那州盖斯玛的巴斯夫一体化基地输送丙烯和乙烯。

1998 年,可生物降解塑料 Ecoflex上市;8 年后,其下一代产品,包含 75% 可再生原料的 Ecovio 上市。巴斯夫由此成为全球可生物降解和生物基塑料市场的领先供应商。

BASF’s biodegradable plastic Ecoflex
巴斯夫的可生物降解塑料Ecoflex

巴斯夫和壳牌创建合资企业 Elenac,主要生产乙烯,同时负责管理 ROW、巴斯夫聚乙烯试点装置和研发活动。2000 年 10 月,巴斯夫和壳牌决定将 Elenac、Targor 和 Montell 合并为一家新的合资企业 Basell,负责生产聚烯烃。

巴斯夫股票从票面价值股票(5 马克和 50 马克)转为无面值股票,这为日后将股本转化为欧元提供了便利。

1999 年 2 月,巴斯夫与其它 16 家大型企业共同协助发起了德国工业“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Foundation Remembrance, Responsibility and Future)。这些公司向基金会捐献了大笔资金,用于补偿被强迫劳动的工人以及遭到纳粹政权迫害的其他受害者。此外他们还建立了“未来基金”,为增进国家之间了解的项目提供支持。除人道主义目的以外,该基金会还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受害者对这些公司,包括外国母公司和国内外的子公司的索赔问题。巴斯夫向该基金会捐献了 1.1 亿马克。2000 年 7 月,参与企业联合签署了关于发起“纪念、责任与未来”基金会的最终声明。  

巴斯夫与瑞典合作伙伴、种子生产商 Svalöf Weibull 建立了自己的作物生物技术研究公司——巴斯夫作物科技有限公司,巴斯夫和 Svalöf 分别持股 85% 和 15%。新公司在两家合作伙伴下属的生产基地开展研究,并与高校在研究项目中展开合作。其目的在于开拓农业和营养方面的新业务领域,如开发耐寒/耐旱作物,或含有 Ω-3 脂肪酸的作物,后者可用于对抗心血管疾病。2008 年,巴斯夫收购了巴斯夫作物科技 100% 的股份。

经过三年的研发,巴斯夫在全球化工行业率先推出了生态效率分析。这种新工具可帮助巴斯夫对产品或生产工艺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由此权衡经济和环境因素。生态效率分析综合考虑原材料、能耗、排放、回收与废物处理方案等多种因素。如产品生态效率低下,且难以改进,巴斯夫将寻找相应的替代方案。

位于马来西亚巴锡尔古当的 Ultramid 和 Ultradur 生产装置建成投产。2005年,年产量从 3 万吨增加到 4.5 万吨。

2000年,巴斯夫与美国家用产品公司达成收购其作物保护业务的协议,使农化部全球销售额实现翻番。

巴斯夫在亚洲的第一座一体化基地在马来西亚关丹建成投产。新基地涵盖了丙烯酸单体、羰基合成醇和丁二醇三大增值链,是巴斯夫亚太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政府批准巴斯夫与中方合作伙伴中石化在南京修建石化一体化基地。2001 年,基地举行奠基仪式;巴斯夫由此成为中国化工行业领先的外国投资商。为了提高竞争力,巴斯夫将纺织品染料业务与 DyStar(拜耳和赫斯特的合资企业)进行了合并。用于牛仔裤生产的巴斯夫靛蓝染料以及瓮染料、分散体和活性染料与 DyStar 的产品线互为补充。新成立的 DyStar Textilfarben GmbH & Co. Deutschland KG 总部位于法兰克福,是全球排名靠前的纺织染料供应商。

2000 年 7 月, 巴斯夫成为联合国《全球契约》倡议的创始成员,与其它非政府组织、企业、跨国公司、劳工代表以及学界、政界领导人物携手制定负责任的增长战略。通过加入这一倡议,巴斯夫向世人承诺积极宣传和贯彻《全球契约》在人权、劳资关系、环境保护和反腐等方面的原则。作为《全球契约》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巴斯夫还与来自公共领域及/或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同开展联合项目。  

为了提高竞争力,巴斯夫将纺织品染料业务与 DyStar(拜耳和赫斯特的合资企业)进行了合并。用于牛仔裤生产的巴斯夫靛蓝染料以及瓮染料、分散体和活性染料与 DyStar 的产品线互为补充。新成立的 DyStar Textilfarben GmbH & Co. Deutschland KG 总部位于法兰克福,是全球排名靠前的纺织染料供应商。巴斯夫持有公司 30% 的股份,拜耳和赫斯特分别持股 35%。

2001 年 3 月,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雅培制药公司收购了巴斯夫的制药业务。

巴斯夫收购日本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的维生素业务,使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维生素生产商。直至今日,巴斯夫仍是全球领先的维生素生产商之一,产品被广泛用于人类和动物营养领域。

6 月,巴斯夫成为第一批建立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的企业之一,这确保了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整个集团得到有效贯彻。

巴斯夫按照“面向未来”的企业格言实施了新的组织架构,通过 38 个地区业务部和 10 个全球业务部进一步贴近客户、拓展市场网络。

2001 年 9 月,F 500 吡唑醚菌酯(一种新的嗜球果伞素)生产装置在施瓦茨海德基地投产,这进一步完善了 Opera、凯润和 Comet 等活性成分产品组合。2010 年 4 月,第二座 F 500 生产装置建成投产。

2002 年,巴斯夫获准在中国上海修建聚四氢呋喃 (PolyTHF) 和四氢呋喃 (THF) 是全球规模领先的四氢呋喃生产装置。新装置于 2005 年投产,年产能 6 万吨,是全球最大的聚四氢呋喃生产装置。

Ellba Eastern Singapore by night
新加坡Ellba Eastern基地夜景

同年,巴斯夫与壳牌各持股 50% 的合资企业 Ellba Eastern (Pte.) Ltd. 开始在新加坡生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其规模在当时的亚洲名列第一。 

安特卫普基地的超吸水性树脂装置投产,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在同类装置中,其规模排名靠前。巴斯夫由此巩固了在全球丙烯酸和酸衍生物市场的领先优势。2010 年 3 月,第 100 万吨超吸水性树脂完成生产。该装置年产能为 17.5 万吨。

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基地发起了一个名为“Site future here & now!” (基地未来:就在眼前)的项目,旨在确保公司主基地的安全,并推动其战略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就是为路德维希港基地任命了一名营运总监。项目运行三年后,于 2005 年成功结束;基地长期生产成本减少 4.8 亿欧元/年。

2003 年,路德维希港基地建立了当时最先进的物流中心。作为欧洲最大的化学品运输站,该中心针对包装产品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可代替路德维希港和曼海姆的近 50 座小型外部存储设施。此外,新中心还将整个地区每年的卡车运输次数减少了 25000 次。

收购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 Fipronil 杀虫剂和部分种子处理杀菌剂业务进一步增强了巴斯夫的作物防护产品组合。

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俄罗斯公司 Gazprom(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巴斯夫子公司 Wintershall 创建合资企业 Achimgaz,以开发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乌连戈伊气田。这是德国生产商首次主动参与俄罗斯天然气生产。

一座世界级的高纯度甲基磺酸生产装置在路德维希港基地投产。它采用了巴斯夫开发的创新流程,几乎不产生排放;其产品主要用于电子行业。

巴斯夫首次公布全球环境保护与安全长期目标,并持续报告目标实现进度。

贺斌杰博士(生于1946 年,2003 - 2011 年任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在 2004 年报告中表示:
“我们将巴斯夫未来发展路线图命名为‘巴斯夫 2015’战略。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必须按照四大战略方针进行:

  • 获取高于资本成本的利润
  • 帮助客户取得更大的成功
  • 建立行业最佳团队
  • 确保可持续发展

作为 The Chemical Company,巴斯夫致力于通过‘巴斯夫 2015’保持我们在化工行业的领先地位。我们秉承这样的承诺和目标,自信地迈向未来。无论是我们的品牌,还是全新的标识和企业形象设计,都体现了这一新战略。”

Dr. Jürgen Hambrecht, Chairman of the BASF Board of Executive Directors from 2003 to 2011
贺斌杰博士,2003年至2011年任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

巴斯夫收购美国泡沫企业,以此增强面向硬质泡沫的聚氨酯组合料业务。其主要用途包括屋顶和墙面保温隔热、步入式冷冻系统、船舶建造和卫生设施等。

在罗马尼亚的 Sighisoara,巴斯夫子公司 Wintershall 与 Romgaz 开始生产天然气。双方预计每日开采量约为 30 万立方米。

宝洁公司在欧洲市场推出由巴斯夫巴数特泡沫制成的产品,包括 Mister Clean Magic Eraser 等品牌。宝洁公司向巴斯夫颁发卓越合作与创新奖。时至今日,巴数特仍被用作环保型隔音材料。

巴斯夫一座世界级的柠檬醛生产装置在路德维希港基地投产,年产能 4 万吨。柠檬醛是维生素 A 和 E、类胡萝卜素以及香氛化工品生产的起始原料,同时也是巴斯夫精细化学品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斯夫、拜耳和赫斯特将 DyStar(位于法兰克福的纺织染料制造商)出售给了美国的私募集团Platinum Equity。
2005 年 1 月,巴斯夫收购德国默克集团有限公司全球电子化学品业务,一跃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化学品供应商,主要服务于快速增长的半导体和平板行业。

巴斯夫开始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建立地区共享服务中心,负责巴斯夫集团下属公司在亚太地区 15 国的财务会计、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在柏林,巴斯夫建立了巴斯夫欧洲服务有限公司,即欧洲区共享服务中心。

巴斯夫与另外八家公司发起了 Wissensfabrik – Unternehmen für Deutschland(知识工厂——德国商业),专注于推动教育和创业公司发展。

根据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的调查结果,巴斯夫当选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化工公司”。

巴斯夫和壳牌化学出售了双方各持股 50% 的合资企业 Basell(全球领先的聚烯烃生产商之一)。

一座新的高效热电联合电厂在路德维希港并网发电。该电站发电量为 480 兆瓦,每小时可生产蒸汽 650 吨。它取代了 1999 年停止运行的中央煤电站。

BASF inaugurates its new integrated Verbund site in Nanjing with a traditional ceremony
巴斯夫以中国传统方式庆祝其在南京合资建设的一体化基地投产

巴斯夫与中国石化联合修建的南京一体化基地建成投产。新基地坐落在扬子江畔,占地 220 公顷。在尖端技术的支持下,一座蒸汽裂解装置和九座下游装置如期投入运行。两家合作伙伴共投资 29 亿美元,是巴斯夫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 

巴斯夫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就欧洲能源供应达成协议,涉及德-俄、波罗的海管道、北溪等项目,首条管道于 2011 年投入使用。此外,双方还就 Yuzhno Russkoye 气田的开发达成了一致。西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田于 2008 年开始生产。

巴斯夫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使业务更加以客户为导向,同时以创新和增长推动业务发展。

2006 年,巴斯夫收购催化和表面处理行业的领先企业安格公司,这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案。安格总部位于新泽西州伊泽林市,曾于 1976 年发明三元催化转化器,为催化转化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家公司合并后,巴斯夫不但一举成为这个繁荣市场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也将业务扩展到了特性涂料等高增长市场。

巴斯夫收购了总部位于德国的德固赛公司的全球化学建材业务,包括 50 多个国家的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以及位于德国特罗斯特贝格的研发中心。

此外,巴斯夫还完成了对庄臣聚合物公司的收购,使水性技术与树脂产品组合互为补充,同时增强了公司在北美地区的网络。

巴斯夫在亚洲建立了公司第一个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到 2009 年底,巴斯夫共向位于新加坡的全球研究中心投资 1600 万欧元,用于纳米结构表面、有机光伏和印刷电子产品这三大领域的研发。

东丽巴斯夫 PBT 树脂有限公司(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东丽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 50% 的合资企业)按期投入运营,其位于马来西亚关丹一体化基地的世界级生产装置主要负责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

2006 年和 2008 年,巴斯夫分别启动了 Generations@ Work 和“多元化 + 包容性” 项目,以应对人口和社会方面的挑战。

BASF opens its new polyurethanes plant in Shanghai
新的巴斯夫聚氨酯生产装置在上海投产

巴斯夫、亨斯迈和中方合作伙伴在上海化学工业园的异氰酸酯一体化生产装置建成投产,这是巴斯夫在中国的第二大投资项目。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甲苯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料。

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公司在巴斯夫安特卫普基地为过氧化氢 (HP) 法制环氧丙烷 (PO) 装置奠基,这是全球第一套 HPPO 装置。环氧丙烷是聚氨酯行业的重要原料。

 巴斯夫再度入选世界知名的气候领导者指数,该指数旨在表彰对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

2007 年,一座年产 18 万吨的超吸水性树脂生产装置在德克萨斯州自由港投产。与此同时,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基地的超吸水性树脂生产装置产能从 6 万吨增加至 17.5 万吨。 

一座新的聚氨酯特种产品生产基地在中国浦东建成投产:巴斯夫聚氨酯特种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是公司在亚洲最重要的三大创新中心之一。 

欧洲化学品法规 REACH 正式生效,它主要涉及到化学物质的注册、评估和批准,以确保人类健康和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此外,它还致力于推动替代测试方法的应用。到 2018 年,巴斯夫将完成 2000 多种物质的注册。

巴斯夫将预混料业务的大部分股权出售给了 Nutreco(荷兰一家动物营养公司)。

巴斯夫和孟山都希望在作物生物科技产品研发和销售方面保持长期合作,并斥资 15 亿美元用于高抗逆性、高产作物的开发。

Monsanto wheat

2008 年,巴斯夫正式转化为一家欧洲股份公司,为化工行业做出了表率。此举旨在强调“对欧洲的承诺”;同时,公司更名为巴斯夫欧洲公司 (Societas Europaea)。

据巴斯夫 CO2 综合报告显示,巴斯夫将产品生产、使用和处理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三分之二,以此推动气候保护。巴斯夫是全球第一家发布碳排放详细信息的公司。

2009 年 4 月,巴斯夫完成对汽巴公司(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收购,成为全球领先的造纸化学品和水处理产品供应商。2010 年,巴斯夫将巴斯夫瑞士有限公司位于 Wädenswil 的两个生产基地和汽巴有限公司整合到巴斯夫瑞士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巴塞尔。

巴斯夫针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快速得力的措施,如暂时关闭生产装置、削减产能、进行维护、实施弹性工作制等等。

九月,南京一体化基地扩建项目举行奠基仪式。巴斯夫计划投资 14 亿美元用于扩建蒸汽裂解装置和三座其它现有装置,并建造 10 座新装置。

在巴西瓜拉廷格塔,一座年产 6 万吨甲醇钠的新生产装置建成投产;甲醇钠是生物柴油高效生产所需的一种关键原料。

2010 年底,巴斯夫完成对特种化学品公司科宁(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林茨蒙海姆)的收购,由此成为个人护理产品市场的领导者,同时也扩大了可再生原料产品组合。

苯领是巴斯夫和英国英力士工业控股有限公司 2011 年建立的合资企业,主要负责两家公司的全球苯乙烯业务。双方各持股 50%。

巴斯夫计划加强其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的地位。2011年,公司将其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归纳为“创造化学新作用”战略。
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一方面,激增的人口将为全球带来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巴斯夫也看到了大量的机遇,尤其对于化工行业而言。

博凯慈博士(生于1958年,2011 年起任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在2011年12月于路德维希港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公司在过去几年凭借成功的战略获得了领先地位。“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为满足全球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巴斯夫根据以下四个战略原则抓住机遇,发挥关键作用:

  • 凝聚集团整体力量增加价值
  • 追求创新帮助客户更加成功
  • 引领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 建立最佳团队

“我们公司的宗旨是: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博凯慈说道。

Plant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 the greenhouse, Research Triangle Park, North America
北卡罗莱纳州研究三角园区的植物生物技术研究

2012 年,作物科技业务将作物生物科技方面的重点放在了北美和南美等主要市场,并重新调整了产品组合和生产基地战略。巴斯夫作物科技业务部的总部也从林博格霍夫迁至美国。研发工作则主要放在罗利、根特和柏林进行。所有专门针对欧洲市场的产品(包括 Amflora)均停止开发和商业化。

2012 年 11 月,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生产装置奠基仪式正式举行。TDI 是聚氨酯生产中的重要原料。这座新装置年产达到30万吨,产能水平上大幅领先。

Kurt Bock at the stakeholder’s meeting 2013
博凯慈博士在 2013 年股东年会上

博凯慈博士在 2013 年股东年会上发言时表示:
“巴斯夫是一家科技型公司。我们坚信,研究可以解决任何问题。这种信念使我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2015 年巴斯夫将迎来诞生 150 周年。回首 1865 年,再与现在进行比较,不难看到公司一直在发展变化。

然而,我们的前进动力却始终未变:发现改变社会的趋势和人们的需求,并加以满足。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出售新产品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开发和测试。这就是创新诞生的方式。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我们的企业宗旨中:创造化学新作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Kurt Bock at the stakeholder’s meeting 2013
面向建筑和冷冻冷藏行业的全新高性能隔热材料 Slentite

经过长达七年的研发,巴斯夫推出了面向建筑和冷冻冷藏行业的全新高性能隔热材料 Slentite。试点装置奠基仪式在 Lemfoerde 举行。

巴斯夫在路德维希港建立了德国第一个员工工作-生活管理中心 ("LuMit")。在这里,巴斯夫为员工提供了工作-生活平衡方面的丰富活动,主要包括工作和家庭、运动和保健 (LuFit) 以及巴斯夫基金会提供的社会咨询 (LuCare)。

BASF first employee center for work-life management
巴斯夫的第一个员工工作-生活管理中心

2014 年,巴斯夫集团全球员工总数约为 112,000 人。公司的产品涵盖化学品、塑料、特性产品、作物保护产品以及原油和天然气。巴斯夫在八十多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向世界各地的业务合作伙伴销售产品。我们在全世界拥有六个一体化(Verbund)基地和其它约 380 个生产基地。路德维希港一体化基地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化工基地。

2015 年巴斯夫将迎来 150 周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