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7, 2018

巴斯夫連續第十年在大中華區發佈年度綜合報告

  • 透過擴建生產裝置和收購加強本地生產
  • 巴斯夫上海創新園在創新初期整合客戶需求
  • 環境和安全績效繼續提高
  • 各利益相關者積極參與、共建美好社區

台灣台北 — 2017年6月27日 — 巴斯夫今天發佈 《巴斯夫大中華區2017年度報告》,概述2017年巴斯夫大中華區在環境、經濟和社會三方面的成績。巴斯夫為大中華區最早發佈年度綜合性報告的跨國公司之一,自2008年起已連續十年發佈大中華區年度報告。

繼續投資強化本地市場地位2017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按客戶所在地)的銷售額達73億歐元,佔巴斯夫集團總銷售額的10% 以上。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市場需求,巴斯夫繼續投資於主要生產基地的產能,同時透過計畫中的收購拓展產品組合。

巴斯夫亞太區總裁(職能管理)、大中華區總裁兼董事長柯迪文博士 (Dr. Stephan Kothrade) 表示:「我們在上海和南京投產了四套新裝置,以提供我們在化工、汽車、水處理、造紙和個人護理行業等客戶更好的服務。對拜耳種子和非選擇性除草劑業務以及索爾維(Solvay)的聚醯胺業務計畫進行的全球收購,將幫助我們進入新的細分市場並贏得客戶。」

市場導向的研發推動創新
位於巴斯夫上海浦東科技創新園內的上海創新園強化了業務和研發部門之間的合作,並在研發前期整合客戶與市場需求以推動創新。2017年,新的電池材料實驗室在上海創新園成立,以因應中國電池材料市場以及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行業的研發需求。除此以外,一幢新研發大樓也於2017年開始建設,首個亞太區汽車應用研發中心和製程催化劑研究中心將座落於此。

柯迪文博士表示:「透過充分利用不斷成長的本地研發能力以及巴斯夫全球專業知識一體化,我們大力拓展與大中華區客戶的合作,共同打造創新解決方案。」

繼續提高環境和安全績效儘管產能較高,巴斯夫大中華區化學品營運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略微增加至119.3萬噸(2016:119.2萬噸),而空氣污染物絕對排放量大幅降至306噸(2016:359噸)。由於大中華區數個基地採用製程優化措施,水體的有機物排放量大幅減少至120噸(2016:170噸)。總能源消耗量保持平穩,其中耗電量降低為706,897兆瓦時(2016:733,384兆瓦時)。

巴斯夫始終將安全視為重中之重。2017年,巴斯夫員工和勞務工的損失工時工傷事故率有所改善,降低至0.3(2016:0.5)。但是由於一個基地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導致一承包商身故,承包商損失工時工傷事故率上升為0.5(2016:0.4)。事故發生後立即啟動了全方位的交通安全優化計劃以及其它措施。

社會參與,改善社區生活品質
在每個生產營運所在地,巴斯夫都致力於提高當地社區的生活品質。2017年,公司繼續與各利益相關者團體進行開放對話,包括透過設立在上海、南京、重慶各大生產基地的社區諮詢委員會與週邊居民展開對話。多個生產基地還舉辦開放日活動,敞開大門,歡迎利益相關者了解公司的營運、安全和企業文化。此外,公司還在上海舉行年度利益相關者交流活動,並推出科普教育課程「水的淨化」,加強與非營利組織的交流,並長期推動科普教育計劃「巴斯夫小小化學家」,為兒童提供安全、免費的互動化學實驗,吸引大中華區各地眾多國小學童參與。

巴斯夫大中華區年度報告是一本綜合性報告,整合了巴斯夫在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大可持續性面向的績效。它為加強巴斯夫與各利益相關者的透明溝通和直接互動提供了平臺。

 

關於巴斯夫大中華區
巴斯夫與大中華市場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885年,作為中國化工領域最大的外商投資企業,巴斯夫主要的投資項目位於上海、南京和重慶,其中上海創新園更是全球和亞太地區的研發樞紐中心。2017年,巴斯夫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達到73億歐元,截至年底員工人數為8,982名。欲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www.basf.com

關於巴斯夫
在巴斯夫,我們創造化學新作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我們將經濟上的成功、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相結合。巴斯夫在全球擁有超過115,000名員工,為幾乎所有國家、所有行業客戶的成功作出貢獻。我們的產品分屬五大業務領域:化學品、特性產品、功能性材料與解決方案、農業解決方案、石油與天然氣。2017年巴斯夫全球銷售額為645億歐元。巴斯夫的股票在法蘭克福(BAS)、倫敦(BFA)和蘇黎世(BAS)證券交易所上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上網:www.basf.com

最後更新June 27,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