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知識,改善生活

Samruddhi_Indien.jpg

印度近半數人口從事農業,同時該國的小麥、大米和棉花種植面積也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很多地區的產量卻低於全球平均水準。巴斯夫發起了一個致力於為小農提供專家知識的創新專案,旨在幫助他們以可持續的方式提高生產力。

印度大部分農民擁有的土地有限,收入較低。與種植高價值經濟作物、主打出口市場的農民不同,小農通常無法接觸到最新的技術和專業知識。為此,巴斯夫作物保護團隊於2006年發起了“Samruddhi”計畫,旨在幫助農民及其社區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Samruddhi”在梵語中意為繁榮富足。

傳統上,巴斯夫透過經銷商和零售商向印度農民銷售殺蟲劑。Samruddhi計畫則直接與農民建立可持續的業務合作關係。年復一年——從種植、收割到銷售——巴斯夫農業專家透過拜訪農場、提供針對性意見、進行田間實地展示、群體教學等方式,幫助農民評估成本、提高產量和收入。

「“Samruddhi“是巴斯夫與客戶合作推動可持續業務實踐的一個典範,既考慮到整個生態系統,又幫助農民提高產量。」

Sandeep Gadre巴斯夫作物保護部南亞區負責人

專案自啟動以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迅速推廣到全國。僅在2012年,就有超過18萬大豆種植戶參加了Samruddhi計畫,活動內容也逐漸擴大到其它作物。2008年,巴斯夫建立了一個客服中心,透過電話為參與Samruddhi計畫的農民提供建議。

專案的成功應當部分歸功於其整體性。從種子處理和種植,到負責任地使用殺蟲劑,再到作物的收穫,700名巴斯夫農業專家提供的建議全方位涵蓋了農場經營的方方面面。

現年45歲的Radhashyam Patidar是中央邦Bhesoda的一名大豆種植者,務農已有18年,2009年首次參加Samruddhi計畫。他表示:「計畫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提供了從種子到種子的完整解決方案。」他藉此收穫了可觀的成果——每公頃收成增加約500公斤。Radhashyam的成功不是個案。2012年,與未參加計畫的農民相比,Samruddhi參與者的產量和淨利潤平均高出25%和39%。

samruddhi_3.jpg

「作為Margdarshak,我已經成為其他農民的知識來源,這令我非常自豪。」

Radhashyam Patidar,在Bhesoda種植大豆的農民

專案的關鍵在於儘可能地推廣這些改善措施。因此,Samruddhi計畫的一項基本原則就是,必須將傳授給某位農民的知識也傳授給周圍的其他農民。作為村裡的領航者(在當地被稱為 Margdarshak),他們不但要分享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還要協調巴斯夫的拜訪活動,並邀請鄰居參加會議和收集意見問題。2012年,Patidar被選為Margdarshak。他表示:「作為Margdarshak,我已經成為其他農民的知識來源,這令我非常自豪。」

此外,專案的另一目的在於提高生態效率。遵循Samruddhi的建議,農民們現在能夠以更加環保的方式種植大豆,所使用的土地、能源和資源都有所減少。

巴斯夫作物保護部南亞區負責人Sandeep Gadre表示:「Samruddhi是巴斯夫與客戶合作推動可持續業務實踐的一個典範,它既考慮到整個生態系統,又為農民提高了產量。透過這項計畫,巴斯夫真正改變了農業社區的生活。」